查看原文
其他

战场上,记者的首要职责是什么?

裘真 传媒茶话会 2021-02-02


战场上,记者的首要职责是什么?这曾是引发广泛讨论的新闻伦理学问题。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所有人都是战士,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首要任务都是救人。”这是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在《与人民共情,这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一文中给出的答案。 3月29日,围绕这一观点,《传媒茶话会》对话了汪晓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如若见死不救,“轰动新闻”的意义在哪里?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所有人都是战士,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首要任务都是救人。”
 
很多时候记者会面临一些道德和新闻职业的选择。
 
1993年3月2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张名为《饥饿的苏丹》的摄影作品,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照片的内容是一名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黑人小女孩半蹲在地上,身后不远的地方,一只秃鹫虎视眈眈……

这张摄影作品获得了199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但在此后,这名美国摄影师却因为这张照片深陷舆论的漩涡当中。
 
公众认为,那只秃鹫随时都有可能扑向这个幼童,而记者却是先拍照而不是救人。
 
2005年5月10日,数家新闻网站转载了一组厦门某报社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却引起了公众关于记者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责任之间如何选择、如何平衡的问题。

当事记者认为,“当时狂风暴雨,我在那里坚持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等到那个场面。如果没等到,我根本不能用照片说明那里有个水坑。拍不到那个坑有关单位或许不够重视,今天就不会填补那个坑,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在雨中摔跤
 
毫无疑问,在《饥饿的苏丹》和“抓拍骑车人摔倒”两个案例中,在道德责任和新闻职业的选择中,他们都选择了后者。
 
但人民日报社的记者们在面对类似场景时,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2月9日晚,环球时报几位前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武汉市武昌区某街道将30多名重症老人通过一辆公交车进行转运,转运过程衔接无序、组织混乱,跟车服务不到位,导致这些患者长时间等待情绪失控,部分老人病情加重无人照料。发现这一紧急情况后,前方记者立即和汪晓东反映了这个情况,随即汪晓东将情况上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中央指导组领导同志连夜作出批示,湖北省、武汉市有关方面迅速介入,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如果当时在现场的环球时报记者想到的不是先帮重症老人解决问题而是让老人们在冷风中苦等,最后再发出新闻报道,效果一定比直接解决问题更轰动。
 
汪晓东说:“如果见死不救,看着别人遇到危险而不施以援手,那么所谓的‘轰动新闻’的意义在哪里呢?”

 

很多记者内心都有道德感,但在与新闻职业的权衡中,选择却不尽相同。但在汪晓东这里,却压根儿不存在如何平衡的问题,因为报道和救人是根本无法比较的两件事情。


危急时刻,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应该在哪里?


2012年12月3日,纽约皇后区一地铁站内,一黑人男子将一名58岁的韩裔男子推下站台。《纽约邮报》工作的自由职业摄影师抓拍到韩裔男子扒住站台的照片。12月4日,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

 


很多读者质问摄影师,“为什么摄影师不去救人?”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许多人骂《纽约邮报》非常“卑劣”。
 
1982年2月,美国《俄勒冈报》摄影记者驱车经过哥伦比亚河上的一座大桥是,看到一男子站在桥栏杆外,一女子在试图阻止他跳进河中。这名摄影记者拿出相机拍了一张照片,并慢慢开车过去与男子对话。这时一辆货车停了下来,他请司机去叫警察,但是来不及了,该名男子跳进了河里。
 
照片刊发后,报社收到了大量的投诉电话和信件,有读者质问:“新闻伦理没有指出救人性命第一,新闻报道第二吗?”
 
很多媒体人或许会为上述的两名记者感到委屈——为什么记者明明只是用相机忠实记录了现场,却还要被人从道德角度谩骂?
 
记者职业行为的边界究竟在哪儿?
 
“记者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公民,在见到有人需要帮助甚至身处危险的时候,有责任有义务出手相助、相救,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存在职业的边界。”汪晓东认为,“如果有说有边界的话,那就是记者应当比普通人做得更多。比如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445位记者无惧风险,勇赴一线,和湖北、武汉的新闻同行并肩作战,深入医院、方舱、重症病房等地,舍生忘死记录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战士。从这一点来说,记者跟普通人又是不一样的,我们肩负了更多的责任。”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指出,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什么叫以人民为中心呢?那就是在新闻报道中要坚持人民至上。
 
汪晓东说,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这是人民日报的基因,人民至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人民日报为人民。而这四个字,早已镌刻在一代代人民日报记者的心中,成为一种品质,一种自觉,一种坚守。



附:汪晓东《与人民共情,这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

先从环球时报3位前方同事的故事说起。


2月9日晚,环球时报几位前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武汉市武昌区某街道将30多名重症老人通过一辆公交车进行转运,转运过程衔接无序、组织混乱,跟车服务不到位,导致这些患者长时间等待,情绪失控,部分老人病情加重无人照料。


发现这一紧急情况后,前方记者立即跟我联系,我随即将情况上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中央指导组领导同志连夜作出批示,湖北省、武汉市有关方面迅速介入,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随后,中央指导组约谈了市、区相关负责人,相关人员也被严肃问责。中央指导组负责同志多次对环球时报前方记者提出表扬,肯定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记者没有立即报告这个情况,一车重症老人有很大的可能在冷风中苦等一晚甚至更长时间,那将会是什么结果?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所有人都是战士,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首要任务都是救人。正如中央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所言,“记者提供一条有效求助信息,可能就挽救了一条生命,其意义和价值是一篇报道无法比拟的
不能不说自疫情爆发以来,人民日报开通的“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和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信息网络征集平台。中央指导组领导同志对此予以高度赞扬,称这项工作为疫情防控“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月初,在疫情急剧扩散蔓延、整个武汉的医院“一床难求”的危急时刻,中央指导组紧急要求前方记者帮助收集“四类人员”信息。社长李宝善听取我们汇报后,亲自部署推动。
2月5日,人民日报推出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通道,一时间,求助信息如潮水般汇聚,最多的一天收集到1.2万条信息,迄今我们累计收集有效信息超过4.2万条。


我们每天把求助信息上报中央指导组,中央指导组领导同志连夜把这些求助信息批给湖北省委、武汉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一个多月,天天如此,很多的求助信息都是凌晨批出来的。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现在,大量非新冠肺炎患者也通过这一平台发出求助信息。征集“四类人员”信息主要依托新媒体中心的两微一端平台,报社各部门、各单位、各平台广泛推送,其中,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平台收集到1万条求助信息,他们还组织了71人团队对求助者一一回访,国家人文历史收集到近6000条求助信息,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组织志愿者一起帮忙收集到近600条求助信息。


2月5日,人民日报推出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通道


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平台的开通,打开了一条生命救援的绿色通道,让数以千计的患者得到及时收治,极大推动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早尽早”。全社会好评如潮,称赞人民日报“党心贴民心,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2月13日晚上,我们收到求助信息: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道一名怀孕39周的孕妇感染新冠肺炎,尚未得到收治,情况危急。我们迅速将这一信息上报。
2月14日上午,患者即被送进武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15日下午,患者产下一个7.2斤的女婴。经CT确认,没有感染新冠肺炎。
“感谢人民日报!”患者和家属热泪盈眶。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发来信息:“谢谢你,善良的人,如果不是你,可能这条命就没有了!好人一生平安!”“我和老妈都住进医院了,谢谢你们!让你们跟着担心了!”……
人民日报网络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在全社会特别是湖北、武汉的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武汉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专程来到人民日报前方报道组驻地,向人民日报社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人民日报的恩情,我们会铭记于心!这项工作彰显了人民日报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应急管理部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多次跟我们联系,详细了解求助平台运行情况,表示在今后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将充分借鉴这一方式。
广大网民对人民日报推出这一平台纷纷点赞:“党报关键时候冲在前,管用好用实用!”“这个通道就是救命通道!”“这为抗击疫情做了一大贡献!”“我今后要成为人民日报铁粉!”……
我回想起近20年来参加的大大小小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包括汶川大地震报道。开通专门的网络平台广泛征集求助者信息,这是第一次。
中央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曾不止一次跟我说,这项工作“人民日报立了头功”,“必将载入中国新闻史的史册”。这无疑是很高的评价,我们听了很受鼓舞,同时对我们作为党报记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汪晓东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采访


事实上,除了网络平台,这一个多月来,我们前方的同事,经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求助信息。他们发给我之后,我也会第一时间转中央指导组,很多问题也都及时得到了解决。在同时收到求助信息和报道任务的时候,我也会首先上报求助信息。


这段时间,看了我们很多前方同事写的抗疫一线报道体会和感受,很受启发。很多年轻的同事说,经此一役,收获了成长。成长,不仅仅在于增加了一份特殊而难忘的经历,更在于加深了对职责和使命的理解,而这对于每个人的新闻职业生涯,对于当好一名人民日报记者,其意义是深远的。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词:共情力。“他们向我们求助,我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如果他们是我的家人呢?”这是一位前方同事的话,这话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这就是一种共情力吧。


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就要始终当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作为人民日报记者,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人民日报为人民。


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这是人民日报记者一辈子的坚守,对我来说,也是参加抗疫报道最重要的感悟。



汪晓东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金台新声

编辑 | 安木青   张琦

记得点“在看”哦!另外,把公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

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请扫码添加小编微信(请注明单位~姓名),小编将邀请您进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和垂询邮箱:cmchh1@126.com

近期热门文章
1.中央指导组与抗疫一线媒体记者座谈: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2.卢新宁:如何打造大评论?3.疫情期间,除了报道,主流媒体还做了啥?4.都市报为啥纷纷把发行还给了邮局?5.人民网259人获股权激励,主流媒体如何留人?

《传媒茶话会》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优质原创来稿我们将会推荐选刊至《新闻战线》。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L7ZS5VI】获取授权


点亮“在看”有升职加薪机会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